「我這個當爸爸的已經夠好了,別再來問我!
這是一個做父親的臨終遺言。
楊陽一看,嚇了一跳,因為她的手機號碼已經被丈夫屏蔽,無法撥打。
2018年,她的小菱突然得了一場大病,被確診為「再障患者的血液中含有 LYST的 LYST」,生命垂危。
小菱在接受了骨髓移植之后,已經是奄奄一息。可是,手術后的治療,卻是非常困難和復雜的,昂貴的醫藥費,是楊陽無法承受的。
可就在這個時候,他的丈夫,卻當著所有人的面,給了她一桶冰水,并且表示,他對她的態度,已經很好了,他要和她撇清關系。
為什麼,在自己即將死去的女兒面前,他會表現得這般冷酷,這里面,莫非還有別的原因?這對陷入絕境的母女,到底能不能活下來?
家道中落
2016年,在她九歲的時候,她遭遇了一次巨大的變故,從此再也沒有過上幸福的生活。
「孩子,我有話要跟你說。」我爸媽剛走,你就和我住在一起吧。楊陽緊張的說。
小菱頓時一愣,道:「你和她離了婚?
她經常聽到班級里的小道消息,說有些學生的家長為了爭奪財產和撫養權,鬧得不可開交。
但她萬萬沒想到,自己的家人也會被牽扯進來。
「你們怎麼會離婚呢,難道是父親不要我了?
小菱一臉委屈,嘴巴一嘟,眼淚就像一顆脆弱的珠子,嘩啦啦往下掉。
楊陽很擔心,他把女兒摟在懷里,耐心地安撫:「父親和母親在一起時間長了,覺得彼此的性格不合,自然而然地就會分離。父親并沒有拋棄你,他很喜歡你,只不過他不跟我們一起生活了,他將常常來看望你。
低低的抽泣聲頓時變成了痛哭流涕,不管怎麼說,小菱都無法承受這樣的打擊。
以前一家三口,其樂融融,兩口子雖然也會拌嘴,但也是床頭吵架床尾和。卻沒想到,這恩怨竟然已經到了無法化解的地步。
小菱長相清秀,性格活潑,又機靈,很是惹人喜愛。
她的父母,在她很小的時候,就把所有的精力,都放在了對她的藝術上,琴棋書畫,無一不精。
尤其是小菱,更是在九歲那年,一口氣考過了八級,在藝術界一步登天。
可是,當她得知自己的父母已經離異的時候,整個人一下子就萎靡不振了,整個人都萎靡不振,對什麼都沒了興致。
哪怕是在彈奏自己最愛的鋼琴曲時,似乎都沒有了激情。琴聲還在繼續,但琴聲已經無法奏響。
楊陽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只能盡力給女兒疏導,給予更多的陪伴。
經過兩年的疏通與交流,小菱漸漸走出父母失婚的陰霾,慢慢恢復了往日的陽光與活力。
然而,就在一切情況逐漸變好時,厄運再次降臨這個脆弱的單親家庭。
罕見疾病
今年五月一日,楊陽帶著女兒在家里打掃衛生。
「媽,我心里不舒服。」
楊陽正說著,突然,耳邊傳來‘啪’的一聲輕響,定睛一看,卻是小菱手里的掃帚掉在了地上。
「我沒事,你是不是不舒服?
小菱緊緊閉著眼睛,嘴唇蒼白,額頭上滿是汗水,整個人都在顫抖,眼看就要倒下去。還好楊陽眼疾手快,一把將她拉住,沒有讓她摔倒。
小菱昏迷不醒,臉色發紫,任憑她如何呼喚,都沒有醒來。
楊陽憂心忡忡,一刻也不想耽誤,趕緊把小菱送到了最近的一家醫院。
「小孩可能得了很重的疾病,但我們這里只是個小醫院,檢查不出什麼,我勸您還是趕緊送到大醫院吧。大夫一本正經地說。
楊陽一聽,頓時慌了神,趕緊把她送到了北京一家著名的兒科醫院。
經過仔細的檢測,小菱被確診為「再障」,也就是「再障」。另外,還有一種 LYST基因呈陽性反應。
楊陽把這份報告反復的看了好幾次,然后,他的身體就像是被定在了原地,腦子里一片空白。
「這是怎麼回事?為什麼我從來沒有聽說過?楊陽猛地站了起來。
「這是一個很少見的疾病,引起的因素很多,有先天遺傳,有基因突變,有病毒感染,也有接觸過化學藥品。這位醫師解釋說。
據了解,患者出現「再障礙」時,早期癥狀不會很明顯,但常伴有頭暈、呼吸急促、乏力等癥狀,和一般的貧血非常類似。
但是,如果病情繼續惡化,病人就會有不同程度的出血。比如,流鼻血、牙齦流血、皮膚上有血斑等。
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,病人還會發生其他的癥狀,比如內臟出血,咳嗽、尿血、便血。
簡單的了解了一下病情,楊陽就像是被一道閃電劈中,嚇出了一身的冷汗。
「大夫,有沒有什麼方法,能不能幫幫我的女兒,幫幫她,她是我唯一的女兒!楊陽一把鼻涕一把淚的,使勁地鞠了一躬。
「這小孩的病情,如果是在初期,還可以治療,但是要完全治愈,就需要做骨髓移植了。
「什麼?骨髓移植的費用是多少?楊陽戰戰兢兢地問道。
「最少也有五十萬吧。
那一刻,楊陽感覺到了呼吸困難,他感到了無比的無助和恐懼。
楊陽只是個老師,每個月的工資也就幾千塊,大部分都花在了他的生活費和給他女兒治病上,這麼多年來,他的積蓄并不多,怎麼可能負擔得起昂貴的手術?
而且,他上哪里去找骨髓?
楊陽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自己,可惜,自己和女兒的骨髓都不符合要求,根本沒有辦法匹配。
楊陽整個人都垮了,他扶著病房外面的墻壁,痛哭流涕,痛心疾首,抱怨著老天爺的不公平。
「你一定要堅持住,她要靠你。」你家里有沒有別的親人?直系血緣關系,成功幾率更大!「醫師給予寬慰和忠告。
此時,楊陽忽然想起一件事,小菱的爸爸。
在她的認知里,那個男人都重新組建了一個新的家庭,過上了新的生活,未必愿意幫忙。
可是,楊陽卻因為要挽救自己的女兒,帶著五味雜陳的情緒,打出了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號碼。
向前夫求援
「我的女兒病了,她要做骨髓移植,我做不到。」
簡單的一段對話,楊陽猶豫了好幾次,一是因為害羞,二是擔心自己一說出來,就會遭到拒絕。
手機里一片寂靜,仿佛時間都停止了,只能聽到兩人的喘息聲。
就在楊陽覺得自己要被拒絕的時候,對面卻忽然響起了一聲:「好!
另一方面,由于病床太少,醫生又一次提出了轉院的建議。楊陽只好把她送到了河北一所醫院里。
沒過多久,她的丈夫就來了。
「爸,您總算來見我啦!
小菱躺在床上,周圍環繞著一台台設備,她的身體上布滿了一根根血絲,呼吸微弱。
不過,一看到自己的父親,她就像是打了雞血一樣,眼睛都瞇成了一條縫。
「親愛的,辛苦你了,別擔心,我會治好你的!」他的丈夫,一邊揉著小菱的腦袋,一邊溫柔地說道。
楊陽看著這對幸福的父女,忍不住哭了起來。
通過血液檢測,蘇韜與女兒的血型完全符合,可以進行骨髓移植。
可是,在等著做手術的這段時間里,楊陽卻是憂心忡忡,有話想說,但最終還是忍住了。
她怕自己的丈夫突然改變主意,哪怕是親人,也不一定非要捐出去。
她的前夫,像是看穿了楊陽的心思,開始跟她說話。
「我的女兒是你的,我也是我的,我能救活她,而且我已經承諾過要給她動手術,我不會食言。
聞言,楊陽心中涌起一絲暖意,很是感動。
在他丈夫的幫忙下,他終于拿到了五十萬的手術費。
小菱和她的父親,在2018年10月19號,被送往了外科手術。
經過數個小時的努力,這次的手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。
不過,這還只是一個開始,接下來,就是小菱接下來的一個多月,都是一場艱苦的手術。
在這段時間里,醫院一直在檢查小菱的身體有沒有排斥反應,并且不斷的給她進行化學治療。
化療有很多副反應,比如脫發,惡心,嘔吐,腹瀉,便秘,這些對成人來說都是無法承受的,更別說一個11歲的小姑娘了。
小菱呆呆地看著自己的頭髮開始脫落,身上有許多地方開始滲出黑色的血液,她的雙腿也開始變得纖細,一道道痕跡浮現在她的身上。
有幾次,小菱甚至發出痛苦的[呻·吟],到了晚上,疼痛深入骨髓,讓她在床上翻來覆去。
但一想到爹娘還活著,還在身邊,她就覺得心情舒暢了許多,仿佛又回到了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日子。
小菱在空閑的時候,也會拿起毛筆,在紙上寫下自己和父母在一起的點點滴滴。
在他身邊這麼多天,小菱都快忘記了自己的父親,竟然天真地問:「爹爹,你什麼時候才能回家?與母親同住。
丈夫苦笑一聲,伸手在小菱面皮上掐了一把,趕緊岔開了話題:「等你身體好了,我們再談這件事。
因此,楊陽和他的丈夫輪流看護她的孩子,晝夜不停。
但,她怎麼也沒想到,自己的丈夫,會拋棄自己的女兒,一聲不吭的離開。
前男友失蹤
今年2月份,過年的時候,楊陽趁著丈夫在陪著女兒,抽出時間回家探望了一下媽媽。
就在這時,她的手機響了起來,屏幕上出現了一條信息,是她的前夫發來的。
楊陽緊張的點進去,一看里面的信息,頓時愣住了。
「楊陽,在此期間,我又是捐獻骨髓,又是籌集金錢,身為一個爸爸,我能做的都做了。我的另外一個家人也在等著我。
很顯然,這是一封告別信,迫不及待地想要與楊陽和他的女兒斷絕聯系。
一時間,楊陽又是手足無措,又是惶恐,又是難以接受,自己的丈夫竟然連招呼都不打一聲就走了。
如果不是有前夫的幫助,她早就死了。在某種意義上,這個丈夫成為了這對母親和女兒的心理支柱。
而且,他的醫藥費也很貴,動輒就是十幾萬,這已經足夠讓他的家庭崩潰了。
楊陽心中帶著一絲僥幸,給自己的丈夫打去了一個電話。
「你所撥打的電話,已關機。」她又打了一遍,結果卻是「你所打的手機已經關機」。
楊陽將信將疑地打了一行字,然后給他的丈夫發了過去。
可讓他沒想到的是,屏幕上出現了一行字:未加好友,無法發送。
楊陽絕望了,他的淚水無聲地滑落,卻又把所有的痛苦都吞了回去。
不管是出于什麼原因,林若溪都知道,自己的丈夫,已經盡力了,也不欠自己的。可是,她的期待,卻是越來越大,越來越大。
楊陽要從學校請假,每個月才能拿到700元的補助金,連飯都吃不飽,更別說治病了。
小菱在父親走后,又陷入了低谷,一句話都不說,連畫畫都不愿意。
她每天都在反復的詢問,父親何時會來見我?
楊陽一直在避而不談,生怕傷害到她。
不過,敏銳的小菱見娘親如此反常,便猜測出八九不離十,知道爹是不會回來了。
一邊是醫藥費的短缺,一邊是失去了親人,兩人都很痛苦。
當時,楊陽得到了一位醫生的勸告,希望他能通過媒體和公眾的渠道來募集更多的捐款。
根據報道,比起小菱的情況,網絡上更多的是關于她前夫的不辭而別。
各有各的看法。
他說:「錢、髓都送出去了,做父親的已是很好的,他也有自己的家,不能為了一子而置別的妻子兒女于死地,我們不能以道義的角度來指責他。不先嘗嘗別人的苦頭,不要說別人的好話。
不管如何,做父親的要對孩子負全責,怎能坐視自己的孩子受這麽大的罪,你的良心可承受得起?他堂堂一個大老爺們,竟然要一個女孩子來負責,真是太不負責任了!
但是,不管是媒體還是兩人的朋友,都無法找到他的丈夫。
久而久之,楊陽就看開了,干脆就這麼算了。前夫這次去意已決,哪怕是被外界所逼,也并非真心實意,于他而言,于他而言,只會適得其反。
有了媒體的幫助,有了更多的捐款,小菱終于有了恢復的希望。
直到現在,小菱還沒有完全恢復,每天都是靠著吃藥度日。唯一沒有離開她的,就是她的母親。
有時候,她也會提到自己的父親,像是一個執著的人,因為,沒有什麼比失去的更值得珍惜。
而楊陽,經過這些年的風風雨雨,他的心胸已經開闊了很多,對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前夫,他已經沒有了怨恨。
但愿小菱能快點好起來,讓她和她的女兒,再次過上快樂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