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看到的消息。
許久不露面的前NBA球員帕森斯,談到了近期炙手可熱的聯盟頂級三分手渡邊雄太(賽季場均三分球命中率52.7%,聯盟第一)。
帕森斯:妳不能讓那男的參加三分大賽…我覺得他會被壓力徹底擊垮。
不知道大家伙兒看了這話什麼感覺,反正我聽完這話后,對帕帥的好感蕩然無存。能在NBA打上球的球員,誰不是頂著天大的壓力?
至于渡邊雄太這樣的勵志型球員,經歷過的曲折更多。
他在2014年,第一次開啟了美國籃球之旅。
進入NCAA聯賽時,盡管渡邊只有大一,年紀卻已經達到20歲,對于講究天賦的美國籃球圈來說,「大齡」幾乎就是打不上球的代名詞。
更何況,他還是地地道道的黃種人,用書豪的話來說:黃種人想要在美國打出名堂,妳必須承受無數壓力。
于是20歲的渡邊,開啟了自己的NCAA之旅,
四年時間,他從場均7+3的校隊新人,搖身一變成了場均上場37分鐘,場均入賬16分6板1.5助攻1.6蓋帽的絕對主力。
2018年,渡邊大學畢業,順勢參加NBA選秀。
可惜,在19、20歲的年輕人面前,這個24歲的老將沒有任何競爭力。
對于渡邊來說,年齡是比膚色更恐怖的桎梏。
但他并未放棄,而是以落選秀身份尋求雙向合同。
一份不夠就兩份,兩份不夠就三份,從灰熊到猛龍再到籃網,他用了整整四年時間得到NBA認可。
28歲,在這個即將三十而立的階段,渡邊終于找準了自己的定位——防守、三分,
在這個時代,同時具備3D屬性的鋒線,但凡流入自由市場,必然被各大球隊瘋搶。
從初接觸美國籃球到大四畢業,他用了四年;放棄日本國內優渥的待遇、薪水,在異國他鄉坐盡板凳受盡冷眼,又用了四年。
這其中的壓力,或許只有渡邊清楚,而帕森斯所謂的「壓力會擊垮他一說」,不過是想當然的輕視。
我相信,帕森斯絕不是渡邊籃球路上第一個冷嘲熱諷者,也不會是最后一個。
大概這就林書豪所說的:在美國打球,妳就要承擔這些。
而他們正是在這樣的壓力下,以不屈的姿態昂首前行。
言語,從不能將他們擊垮,否則,他們又是如何走到這里的呢?